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单位拟对本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3月13日-2025年3月1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兴国县行政审批局(兴国县潋江镇将军大道653号)
邮编:342400
项目名称: |
兴国县海瑞勤廉文化教育主题公园项目 |
建设地点: |
兴国县朱华塔公园内 |
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 |
环评机构: |
******有限公司 |
建设项目概况: |
项目占地9359.2m2,总建筑面积约12747.2m2。主要包括海瑞廉洁文化馆860m2、清官廉吏厅(廉政教育馆)1250m2、学海堂(廉政文化讲堂)2299.30m2、配套展览功能用房1082.60m2、一层室内停车场7255.30m2以及绿化工程、室外水电燃气工程、照明系统、景观小品、公共艺术雕塑、充电桩、导航标识系统等配套附属工程。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 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清除现场,土石方开挖、填筑、机械碾压等施工活动,破坏了工程区域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一定植被的损失;扰动了表土结构,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损坏了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导致地表裸露,在地表径流的作用下,会造水土流失,加大水土流失量,破坏生态,恶化环境。施工期有修筑内部道路、工业场地、辅助设施等建设,这些设施建设必然会破坏植被和产生水土流失。由于植被的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故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做到挖填方平衡和避免破坏植被,避免雨季施工,施工余土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堆存,并采取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可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的土石方开挖将毁掉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区域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减弱,同时施工期的尘土、噪声会对区域内的动物、植物产生不良的影响,产生的粉尘将影响附近植物的光合作用,间接影响了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的正常繁殖,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项目区成土母质主要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同时施工场地四周植被茂密,且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的场地平整阶段,此阶段的时间约3个月之内。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场地建设产生的表土松动、植被破坏和因降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 但因施工场地绿化完善,且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的场地平整阶段,项目施工结束后先对临时占用场地实施压实平整(平整厚度20cm)、表土覆盖(覆土厚度30cm)、然后均匀覆客土30cm厚,边坡和较陡采场底部覆土撒播草籽,草种为芭茅草或芒萁。平缓地段采取穴垦方式(坑穴直径30cm,坑深30cm),种植适生性强、耐酸、耐贫瘠、耐干旱的胡枝子、黄栀子等灌木,同时场地内设置排水沟。只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完全可以将水土流失量控制在小于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容许流失量(500t/km2·a)以内。 2、废水 (1)施工废水 本项目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备料生产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等,该类废水含大量泥砂,悬浮物浓度较高,pH值呈弱碱性,并带有少量的油污。施工生产废水中BOD5浓度值最高约400mg/L、COD浓度值最高约600mg/L、SS浓度值最高约1000mg/L。根据本项目工程建设特点,本项目施工期生产废水约 1.0m3/d。该生产废水经临时隔油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水泥沙浆拌料,不外排。 (2)生活污水 本项目施工人员人数约为100人,由于施工人员均不在工地食宿,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按0.05m3/d,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为5m3/d,该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收集后进入市政管网,经兴国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废气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施工扬尘、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产生的道路扬尘、施工机械尾气等。这些废气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影响的程度及范围有限,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逐渐消失。 (1)施工期扬尘 在工程基建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开挖土石方、进行地基处理、堆积大量回填土和部分弃土的堆放场、土方回填和水泥、砂砾料、土料等的运输过程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物料及配拌合过程搅拌扬尘、场地自身等各种施工作业都会产生扬尘。扬尘首先直接危害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其次,灰尘随风吹扬影响周围大气环境,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其中机械挖土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最大。 项目施工场地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将应用挖土机和推土机进行堆填,在土石方的搬运、倾倒过程中,将有少量砂土从地面、施工机械、土堆中飞扬进入空气中,产生粉尘。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类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颗粒的灰尘在大气中很快沉降到地面,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是10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在起动风速以上,影响起尘量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防护措施、风速、土壤湿度、挖土方式或土堆的堆放方式等。如果不采取防尘措施,距施工现场300m范围内将会受到施工扬尘的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周围的TSP浓度将大幅度超标。 施工期间运输砂石、水泥、挖出来的泥土、粉煤灰及散装建筑材料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有少量物料洒落进入空气中,产生施工扬尘;运输前后堆放过程极易受到风的作用,将微小粒径的尘埃吹到空气中产生粉尘。根据相关类比调查,如运输车辆及施工场地近周边的道路保洁情况较差时,在风力较大、干燥气候条件、连续运输的情况下,运输车辆所经道路下风向距离50m、100m、150m的TSP浓度分别约为:0.45~0.50mg/m3,0.35~0.3mg/m3,0.31~0.34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日平均二级标准值0.30mg/m3。一般情况下,施工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在自然风作用下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施工粉尘可使周围空气中TSP浓度明显升高的影响范围一般为50~100m,在干燥的天气易造成尘土飞扬。 车辆散落的尘土的一次扬尘和车辆运行时产生的二次扬尘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另外由于进出项目施工场地车辆的车轮、车帮带泥,在不对车轮、车帮进行冲洗及对项目近周边车辆进出施工场地的必经路段的路面进行保洁的情况下,进出项目施工场地的车辆行驶时会产生较大量的扬尘,污染运输路线及两侧区域,特别对施工场地所经道路沿线两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最为明显。开挖出来的泥土以及用于土方填筑的粒料,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有少部分洒落到地面,车辆在通过未铺衬路面或落有较多尘土的路面时,在车流的扰动下极易产生二次扬尘。制备建筑材料的过程,由搅拌机在配料、砂石粉碎时产生的粉尘会以粉状物料形式逸散。 因此,本工程的施工必须采取严格的扬尘措施,将施工扬尘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为控制上述无组织排放源对附近环境空气的影响,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措施以降尘、防尘: ①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栏,减少影响距离; ②对施工场地的道路应铺设砂砾或粘土,进行平整,保持路面平坦,并定期洒水、清扫,保持下垫面和空气湿润,减少起尘量;最大限度的减小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③规定工地上运输车辆的行车路线,保证行车路线上的路面基本清洁,并对进出施工现场车辆的车轮要随时进行清洁,以减少扬尘污染; ④对可能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禁止露天堆放,堆放物料的露天堆场要遮盖;散装物料在装卸、运输过程中要用隔板阻挡以防止物料撒落; ⑤对施工废弃物及时清理分类,运出施工现场或进行就地填埋处理。 ⑥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对处于产尘量较大的水泥拌和现场人员,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发放防尘物品。 (2)施工车辆燃油尾气 施工期间的燃油废气影响主要来自施工驱动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尾气。施工机械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使用柴油,将有少量的燃油废气产生,主要污染物是SO2、NO2等。由于废气量较小,同时废气污染源具有间歇性和流动性,且施工现场均在野外,有利于空气扩散,对局部地区的环境空气影响较轻。 二、运营期 1、废气 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车辆尾气,不涉及食堂油烟。 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车位及在车位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5km/h)状态下的尾气排放,包括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和化油箱等燃料系统的泄漏等。 由计算可知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一次耗油量为0.0278 L(出入口到泊位的平均距离以50 m计),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CO、HC、NO2与SO2的量分别为5.310g、0.670g、0.620g与0.00809g。 2、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厂区内员工办公、生活,参照《生活及服务业用水定额第2******居民生活和建筑业》表7-11小城市通用值,员工生活用水以“中等城市”平均水平140L/人·天计算,项目员工定员30人,游客用水量以50L/人·天计,游客约100人/d,年运营时间为300天,则年用水量约为2760m3/a,依据《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人均生活用水量≤150L/人·天时,折污系数取0.8”,因此本次环评确定生活污水排污系数为0.8,废水产生量为1203.6m3/a。结合《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江西省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产生浓度为COD:340mg/L、BOD:200mg/L、SS:200mg/L、氨氮:32.6mg/L。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纳管标准排入污水管网,经兴国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排入平江。最终COD、BOD5、SS、氨氮排放量分别为0.11t/a、0.022t/a、0.022t/a、0.011t/a。 3、噪声 运营期间噪声主要来自社会、交通噪声,项目建成运营后的噪声值与现状值比:预测点位的影响值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项目建成后,大量的车辆通过所致。本项目通过采用噪声低、性能好的设备,经过厂房、水体的阻隔及距离衰减,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设置绿化林带、设置限速、禁鸣标志、隔声窗的措施,以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 4、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 项目全年工作人员及接客量30050人,合计产生生活垃圾约75kg/d(22.5t/a),在场地内设置垃圾 箱(筒)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综上所述,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以上方法处理处置后,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较小,但必须指出的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前在厂内的堆放、贮存场所应按照国家固体废物贮存有关要求设置,避免其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通过以上措施,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和利用,对外环境的影响可减至最小程度,拟建项目固体废物通过分类处置措施,可使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了环境、经济效益。 |
公众参与情况: |
未收到单位或个人反对项目的意见。 |
